近年来口腔医疗的对象有一个微妙的改变,因为疼痛不适、发言流血、缺牙以至影响咀嚼等病情来诊的患者有所减少,希望通过口腔医疗手段改善容貌的顾客(称他们为“患者”有些不大贴切了)则逐渐增加,由此产生出称为“美容口腔医学”的新领域,这与国外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美”的主观属性
与能够准确定义的各种病变不同,人们关于“美”虽然也有客观共识,但个性化的主观认知差异往往也很明显。在不同民族文化和不同时代,关于口腔和牙齿的“美”的时尚潮流始终在变迁。所以医师面对的口腔美容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与顾客(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患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专业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渠道检点容貌存在的问题,对“美”的目标取得共识,在此基础上确定治疗方案。
口腔容貌存在的问题分类
以牙齿为中心,影响口腔容貌的问题可大致分类如下:
1. 牙齿“形”方面的问题:包括牙齿过大过小、牙冠因外伤或疾病而出现缺损、一个或多个甚至全部牙齿先天缺失或后天病损而被拔除留下缺隙,等等。
2. 牙齿“色”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在牙齿发育期患病影响了釉质发育、饮用水含氟过浓、生病时服用四环素类药物等原因,使牙齿的颜色变黄变暗或呈现斑纹。有些人过度吸烟饮茶,色斑也会沉积在牙面上或缝隙中。
3. 牙齿排列和咬合方面的问题:指牙齿的排列过于拥挤或过于稀疏,牙齿的长轴倾斜或扭转,上下牙之间的咬合平面凹凸起伏,下牙咬在上牙前面(地包天)等。
4. 牙齿与牙龈协调性问题:牙齿露出牙龈过少或过多,牙龈萎缩使牙齿之间显露三角形黑色缝隙。
5. 牙齿牙龈与唇协调性的问题:微笑时不露齿,或是露齿过多甚至暴露牙龈,上唇包不住过度前倾的牙齿(龅牙)等。
6. 牙齿口唇与面部五官协调性的问题:包括牙齿嘴唇在内的“口”与面部其它眼、鼻、耳等不协调,例如垂直方向中线对不正,水平方向不平行等。
所有这些问题往往是叠加在一起的,首先要分析出条理,然后设计综合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