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牙体发黑、牙龈发炎、牙痛
出现这些症状要谨慎,你可能已患龋齿。龋齿是口腔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龋病时牙体破坏由浅变深,若不及时治疗,以至发生牙髓炎、根尖周炎,患牙可能出现松动、触疼,最终因损坏无法治疗则需被拔除。
2、刷牙出血、牙齿敏感
这些症状出现你可能患了牙周病。牙周组织逐渐破坏,龈沟加深,形成牙周病态。最后牙槽骨吸收,会出现牙齿松动、脱落,也是缺牙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3、牙齿隐裂
咀嚼冰块、较硬糖果、用牙齿开酒瓶盖等都容易导致牙齿隐裂。虽然牙体的完整性尚可,但是当咀嚼时,摩擦力促使裂纹两侧的组织产生相对运动,机械和摩擦产生的热都可能激惹牙髓神经,引起疼痛。另外,隐裂纹可能残留细菌,导致牙髓感染,引起剧烈疼痛。
4、牙齿不痛≠牙齿健康
很多牙病在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患者依然没有牙痛,可能只会在进食冷热酸甜食物时出现牙齿酸软敏感的现象,当突然牙痛去看医生时,才发现牙齿已烂得很深,甚至无法补救了,所以说,牙齿不痛≠牙齿健康。
因此,牙齿同样要“防未病”。为了更好地保护牙齿,成年人每年至少做一次口腔检查和洁牙,儿童每年至少检查两次,这样才利于把牙病消灭在萌芽阶段。但如果牙齿已出现牙周炎等问题,检查次数则要按医生要求有所增加。
定期口腔检查好处多
儿童时期:主要是龋坏和牙列不齐的问题,家长应半年带孩子检查一次,发现龋洞及时充填,尤其是牙列不齐更要及时的矫正,这关系到孩子一生的美观和幸福,家长一定要重视,以免错失良机。
成年时期:主要是龋病和牙周病,在一部分人的脑子里,牙痛不是病的观念仍然存在,以至于龋病,牙周病任其发展,结果牙的寿命比其生命短的多,所以成年人应每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每半年洗一次牙。
老年时期:主要缺失牙和修复牙的问题,残根残冠及时处理,以免成为病灶,使心、肾、眼受到损害,所以老年人要破除陈旧观念,及时修复缺失的牙病,使晚年的生活充满乐趣,老年人应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