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齿科

拜尔首页 > 综合齿科 >消逝中的智齿

消逝中的智齿

作者:西安拜尔口腔    发布时间:2016-03-08    浏览次数:45

 

智齿是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专业术语称作远中侧)的第三颗磨牙,也是萌出最晚的磨牙,通常情况共有4颗,上下左右对称,但是在人群中也有较大差异,有的少于4颗甚至没有,极少数会多于4颗。由于它萌出时间很晚,一般在16~25岁萌出,这个时候人的生理、心理发育接近已经成熟,被看做是“智慧到来”的象征,因此被称为“智齿”。

 

 

 

智齿照片

 

相对于其他磨牙,由于骨内生长空间不足,智齿的牙根形态会比较扭曲,常见一些大幅度弯曲,也有一些几个根完全融合在一起的情况。

虽然被叫做“智齿”,但智齿除了在冠周炎发作的时候会因为疼痛而影响思考能力外,跟人的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智齿只是一颗普通的牙齿,牙髓中间除了血管、结缔组织之外,也只有来自牙槽神经的分支。包含在牙髓中的牙齿神经是下牙槽神经的神经末梢,下牙槽神经来自下颌神经,是三叉神经的分支。三叉神经虽然是颅神经的一支,但它的主要功能是掌管面部痛温触觉的感觉以及控制咀嚼运动,跟智力和记忆没有关系。有患者自己感觉拔了智齿后短期内记忆力变差,很有可能被“智齿”的名称误导。另外,也可能是因为拔牙时使用的麻醉剂以及比较强烈的疼痛和噪音刺激造成暂时的不适。

古猿和古人类的食物从都是自然界直接取得,未经加工,食物的质地都很坚硬粗糙,比如树枝、植物块茎、动物的肌肉、筋腱等,在咀嚼的时候要求要有较大的力量和更大的碾磨面积,所以古猿和古人类的颌骨较大以承受咀嚼食物时候的咬合力量,智齿的存在并且正常行使功能,对于增加咀嚼效率非常重要。

 

 

 

大猩猩、直立人、智人的头骨示意图

 

观察古人类或者其他灵长类的颌骨,会很容易发现,他们的颌骨与现代人相比更大,颊舌面宽度更宽,近远中向长度更长。这样一来颌骨的空间就很充足,目前可以看到的古人类颅骨化石上,智齿的生长方向和咬合关系一般都比较正常,很少出现现代人智齿阻生的情况,说明颌骨提供的空间跟智齿的萌出状态有直接的关系。

当人类开始懂得使用火,掌握工具制作之后,食物也被有意识的加工;畜牧和种植的发展,使人类能够准备更适合自己消化系统的稳定食物来源,这些都使得食物越来越精细化,人类也就不再需要跟古猿和古人类那样强大的颌骨来提供那么强大的咬合力和食物碾磨面积,智齿在咀嚼和消化中的作用也逐步减弱。同时在这个进化过程中,人类需要更大的脑容量以完成更复杂的思维活动,因此,强有力的颌骨不再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更大的脑容量才是进化的方向。经过一代一代的自然选择,人类脑容量在增大,颌骨的宽度减小、长度缩短、整个颌骨的强度降低。在上面的图中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到,相对于古猿和直立人,智人的上下颌骨已经明显回缩。

由于颌骨的变化,现代人的颌骨提供的可以供牙齿萌出的空间已经大大缩小,这样智齿在萌出时往往会因为空间不足而导致异位萌出、阻生。萌出的困难常常导致难以忍受的疼痛,或者导致智齿冠周炎,以至于很多人谈起长智齿的过程,往往“说多了都是眼泪”。即使有的好不容易萌出了,但因为位置偏差,也不能与对(牙合)的牙齿形成稳定有效的咬合关系,所以不能进行咀嚼。

所以智齿实际上是人类演化过程中被放弃的生物学性状,由于个体遗传基因的不同,在这个性状的表达上是有差异的。目前这个进化过程还未结束,虽然有一部分人智齿的牙胚消失了,但大部分人出生时都有智齿的牙胚,但是萌出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只有少部分人的智齿可以顺利萌出,并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行使功能。但最终智齿会像尾巴一样在人类身上消失。

推荐专家

免费电话:
029-84356883
时间:
8:30—19:00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